475型角驰压瓦机

首页 > 压瓦机 > 475型角驰压瓦机

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劳动组织与技术经济指标
发布日期:2025-01-04 05:36:17 作者: 475型角驰压瓦机

  

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劳动组织与技术经济指标

  将相同或相似的工艺过程组合,如管、棒、型车间可 以分管材生产线 车间平面布置内容

  车间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生产工段,辅助生产工 段,仓库,实验室,动力系统,生活间和办公室 等。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则包括主、辅生产工段和仓库 等。 对于平面布置,应做几个方案,经比较后确定一 个较好的方案。

  1.板坯二次切割线.热矫直机;7.宽冷床; 8.特厚板冷床; 9.检查修磨台架; 10.超声波探 伤装置; 11.切头剪; 12.双边剪和剖分剪; 13.定尺剪;14.横移修磨台架; 15.冷矫直机; 16.压力矫直机; 17.热处理线)车间面积分类:按用途分

  生产面积——安放设备做生产面积(书上); 辅助面积——车间维修设施所占面积(机修室,电 修室,轧辊间、导卫间加工)。

  过跨小车等; 2) 车间次要通路:用于运输材料、备品备件、设备检修 及仓库场地的通路等。如成品库内设火车通路,车间 的端面或侧面开设大门,作为汽车通路等。 3) 人行通路及防火通路.

  A——主设备平均小时产量t/h; Kt——金属消耗(投料量)系数 Kt=1 / 成材率

  n——存放天数,一般7~10天,通常按大、中修考虑,直接轧制, 热装酌减。

  计算。对于合金钢厂可按轧机的8~10天的产量计算。有色金属中间 再制料堆放天数为2~3天,面积利用系数为0.40

  生产设备的布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其应按产品的 设计产量,品种,规格,工艺设备尺寸,操作要 求等条件,在确保生产规格要求的情况下布置紧凑,

  2)产品流线方向最好与厂房纵向一致,力避横向运输; 3)轧机布置在一个顺向的主轧跨内,主电机等应布置在附跨或 靠主跨厂房的一侧。 4)生产设备的间距除了考虑工艺技术要求外,还应该要考虑安装操作、

  6)设备离厂房的两端和两边柱脚应留出一定距离,以便吊运, 安装,检修。 7)操作室,生活间,控制室等辅助设施应尽量布置在两跨之间 或两端。

  9)污染源(烟囱,酸洗间等)布置在下风口。 10)设备布置还应考虑跨距和柱距。

  1. 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生产流线合理(通畅),避免运输线. 有利生产,且占地面积小,运输线短,以缩短生产周 期,提高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3. 操作便捷,利于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人行道与生产 线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

  原料和成品跨行车利用; 轧辊导卫间、主电室、水处理等其他辅助设施的布置 上都优于平行跨布置。 原料和成品运输如果采用平行跨更为方便。

  根据工艺技术要求确定车间的工艺高度和所有设备 工作面高度,为建筑设计者进行厂房剖面,立 面设计提供参数,并为设备基础和安装提供依 据。

  1) 物流畅通,便于运输,原料库与成品库可布置在车间头 尾或同跨。可“丁”字形布置或平行布置——取决于地形, 原料(或成品)厂,运输方式。 2) 仓库面积保障正常生产,避免因“空库”或“涨库”而 停工。

  3) 应考虑仓库的利用系数——安全通道,吊运不到的面积, 检修,标记,包装,清理面积。 4) 垛高不超过地坪负荷。 5) 别的方面的特别的条件及经济核算(如称量)等。

  4) 放射式——用于一个机组加工后半成品进入两个 或两个以上相同机组继续加工的车间,如高速线) 汇集式——用于多组相同设备生产半成品后汇集 到同一组设备加工。

  6) 过渡式——用于布置多台相同设备的车间,如精整线) 分枝式——用于主设备不多而品种规格多的车间。

  共用操纵台——被控设备中部或偏向主要设备; 不占车间的有效面积——无特别的条件时布置在柱列间。

  主电室——有两种形式 单独布置在主跨外: 主电室跨——空间大,通风好但要 增加行车,投资增加。 置于主跨内: 不单设吊车,厂房投资省,但环境差对电 机要求高。 从实际生产看,轧制车间大多采用主电室设在单独一跨 内。

  液压站、润滑站——主机附近地下室内集中供给。 机修,电修间——设在车间端部靠近主设备处,或车间 外面。

  轧辊、导卫间——靠近轧机,与主轧跨平行,便 于快速换辊。 车间内起重运输设备——吊车,过跨小车,辊道 输送带等。 生活间及办公室(参见P186)

  柱距——相邻两柱间的中心距——常用标准柱距6、9、 12、24m。 长度——取决于工艺布置,车间占地面积。

  主要指设备和设施按选定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平 面位置,平面布置的合理与否对于:

  K——主设备与各精整设备产量不平衡系数; q——单位面积平均堆放量 t/m2, 取成品库1/2。

  通常由原料跨,加热炉跨,主轧跨,精整跨和成品跨组 成,外加轧辊、导卫加工跨,有的车间还有专门的主 电机跨。

  跨间布置——取决于工艺流程,轧机组成及地形条件 等。 (1)“丁”字形布置:原料与成品跨与主轧跨垂直布 置。

  h3——被吊最大物件的高度,例如集装箱高度; h4——吊具高度; h5——吊钩极限位置至轨面距离。 P206:各车间具体高度。

  车间设备标高—— 设备工作面标高,一般以轧制线标高为基准。 其取决于: 1. 工艺技术要求——无缝管车间运输靠管子自由滚动,故每个 设备标高各异。 2. 检修方便——辊道高出车间地面。 3. 操作便捷——平均身高——操作面高度 600~800mm。 P206车间设备标高图

  地面(±0.0)至吊车轨道面的高度。 其取决于设备高度,检修和操作所需要的空间, 吊车类型及被吊物件的尺寸,车间通风及照明要 求和车间投资等。 当H↑,厂房越高,通风照明条件越好,投资↑。

    

下一篇:湛江便宜做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一篇:指增基金尴尬一幕!逾九成产品反弹跑输基准海富通旗下基金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