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城登录界面_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亚洲城登录界面_新闻

徐锡伟教授:日喀则地震位于我国地震最强烈区域
发布日期:2025-02-25 01:36:32 作者: 亚洲城登录界面_新闻

  

徐锡伟教授:日喀则地震位于我国地震最强烈区域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约6900人。截至记者发稿前,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3609户房屋倒塌。

  此次地震有何地质背景?当地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强震?余震情况如何?《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

  徐锡伟:此次地震是青藏高原腹地的一次强震,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这里发育了7条近南北向的由系列正断层控制的地堑盆地带。这次地震就发生在其中一条近南北向地堑盆地带——申扎-定结地堑盆地带的西侧边界附近。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最强烈的地区,其次是新疆天山,第三位是华北地区。自1997年藏北无人区玛尼发生7.9级大地震以来,至今我国大陆内部震级在7.0以上的大地震大多数都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

  徐锡伟:此次地震断层为正断层型,表现为青藏高原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伸条件下的地壳变形。相对来说,逆冲型地震通过断层滑动引起地壳的缩短,走滑型地震通过断层滑动引起地壳的剪切破裂释放弹性应变能,而正断层型地震则通过断层的滑动导致地壳拉伸。

  这次地震接近7级,且深度相对较浅,极震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所在区域)地震烈度最高可能达到9度,破坏性较强。根据现有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波反演结果可知,这次地震可能会沿近南北向的发震断层——登么错断裂产生40公里左右的地表破裂带,垂直升降位移可能会达到1米左右,实现地壳的东西向伸展。

  徐锡伟:青藏高原中部、南部地区发育着大量近南北向正断层,相关地震频发,但绝大多数都是以震级介于6.5~7级之间的中强震为主。本次地震的震级是很典型的正断层型的地震。

  《中国科学报》:近日,宁夏银川附近多次发生4~5级地震。请问两次地震有何不同?

  徐锡伟:日喀则6.8级地震与近日银川附近多次4.6-4.8级地震具有完全不同的地震构造背景。前者发生在青藏高原地震区南部,反映出青藏高原南部在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下近东西向地壳局部伸展运动;后者发生在华北地震区西部,属走滑型地震,反映出华北地区地壳在北东东向挤压作用下发生的剪切破裂。

  《中国科学报》:6.8级地震之前,日喀则附近地区曾连续多年出现三级左右的地震。这与此次地震有何关联?

  徐锡伟:根据古登堡-理查德定律,尽管在给定区域和时间内,震级和大于该震级地震总数之间有一定关系。但我们尚没办法判定此前的地震是否为此次地震的前震,也没办法判定中小地震发生以后,多长时间会发生类似此次震级的强震。所以,我们尚未能把握住其中的规律,科学的认识水平仍比较局限,在科学布局、科学监测上仍需再逐步加强。特别是像青藏高原地区,进一步提升台网监测密度,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徐锡伟:截至7日13时共记录到3级及以上余震16次,4.0级以上地震3次。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总会伴随着较多余震,它实际上反映了地震断层错动后附近地壳变形的一个调整过程,但余震会跟着时间的推移震级逐渐衰减,频次减少。

  正断层型地震发生强余震的概率比较小,但依然要关注,强余震可能会引起危房倒塌,带来次生灾害。

  徐锡伟:青藏高原地震频度高,是非常理想的科学试验场地。我们已关注了一些地震危险区,根据5种地震地质标志划定的震级大于、等于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区,比如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阿尔金断裂东段、东南部的嘉黎断裂带等。

  这两条都是走滑型断裂带,特别是嘉黎断裂带,是“地震空区”,即历史上尚未记录到发生过大地震或古地震。研究之后发现最新一次地震发生的离逝时间已超越了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的活动断层段,危险性相对更高一些。未来我们还需要注意研究它的发展条件、表现还有是不是存在异常现象等。

  此外,正如我一直倡导的,要进一步开展活动断层填图,对曾经发生过大地震的地质断层遗迹进行研究,统计其复发规律,以此将古论今,推测一条活动断层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天科大程博闻教授团队 JACS:半结晶嵌段共聚物刷溶液自组装构筑均一尺寸二维片状胶束

    

下一篇:主张“发际线款发型潮流英俊解救颜值!


上一篇:时隔三年上市银行再添一员!宜宾银行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077%